2021德國之聲~8個增進德語聽力的Podcast播客推薦

Date
10 月, 26, 2020

「所以暫時將妳眼睛閉了起來,黑暗之中飄浮我的期待…」— 伍佰 • Last Dance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段,能帶他回到某個久違時光的私藏的聲音,可能是一段熟悉旋律,或是煎培根油花鼓譟,而對我來說,那聲音則是連續不間斷地、撫慰寂寥的午夜呢喃。

電台廣播佔據我整個學生時代的聽覺記憶。小學到高中,無論挑燈夜讀還是失眠夜晚,十點整打開收音機都是種睡前儀式,彷彿聽到《夜光家族》的歡快片頭及光禹的溫潤嗓音,一天才算終於完結;有時不小心抱著收音機睡去,又總被《青春點點點》中瑪麗、馬克瘋狂的笑鬧驚醒,看向鬧鐘早已時過午夜,卻再也睡不著了。

後來出國,時間差距打壞了routine,調頻信號無法飄洋過海,我的睡前儀式從轉收音機變成滑手機,那些碎片化的時間漸漸被youtube佔據,有電台廣播陪伴的日子像上輩子播放的電影。直到今年受朋友邀約開始錄製Podcast,我才重新拾起耳朵,裝戴好學習的心情,廣泛收聽與研究各式各樣的德語聲音節目。

2020推薦的德語Podcast / 德語播客節目

2020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不管是以運動替代社交活動,還是居家上班,都讓Podcast這種解放雙手和眼睛的聲音傳播媒介,成為這個時代的新寵。今天介紹幾個有的在德國爆紅、有的得獎、當然還有我自己喜歡的節目給大家 :

1. Gemischtes Hack 混合駭客

閒談 • 喜劇 • 文化
2020獲得德國喜劇獎最佳Podcast的《Gemischtes Hack (混合駭客) 》,為脫口秀演員Felix Lobrecht與喜劇作家Tommi Schmitt兩人搭檔的娛樂類聊天節目,在Spotify上有每週超過五十萬的收聽量。德國媒體分析該節目成功的原因: 一為誠實接地氣,二是主持人本身如陰與陽般互補的特性。 「一個好笑,一個聰明」是混合駭客的粉絲對主持人的直接評價,喜劇演員與作家的身份不僅讓他們對說話節奏有極佳的掌控力,每分鐘都能產出一個笑點,且有辦法將社會觀察不落俗套地以幽默的方式傳達給聽眾,這是他們脫穎而出的原因,也不奇怪有粉絲特別為他們建立收錄每集「名言佳句」的網站了。

2. Welttournee - der Reisepodcast 世界巡遊旅行播客

旅行 • 生活

旅行時,有人收藏明信片、有人蒐集郵票,而Adrian和Christoph從旅行中拾掇回家的,則是聲音。Welttournee是由兩個普通的上班族所創立的節目,他們利用每年德國三十天的有薪假期環遊世界。每當從旅途歸來,朋友們總期待他們的冒險故事,最後兩人索性將旅遊的經歷錄成Podcast,讓朋友隨時收聽。 節目中他們不僅介紹旅遊國家的歷史文化、推薦景點,還會播放當地的特色聲音。例如在台灣單元中,他們在台北街頭錄下「少女的祈禱」,笑稱要是德國郵差仿傚台灣的垃圾車,用音樂提醒收件人下樓領包裹,工作時肯定要輕鬆得多。

節目網站: der-reisepodcast.de

3. Rice and Shine 米飯和晨光

移民 • 訪談 • 文化

Rice and Shine(米飯和晨光)取英文諧音"rise and shine"為名,主持人Minh Thu Tran和Vanessa Vu是一對女性記者,也是父母都經營著小吃店的越南裔二代。節目中他們除了講述越南移工在德國的奮鬥史,也分享自身因亞裔的身份在成長過程中遭遇的身份認同困惑與伴隨而來的趣事。越南移民在德國社會是無處不在卻隱形的一群,Rice and Shine的出現,讓人重新認識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群體,因此於2019年被網路格里姆獎(Grimme Online Award)提名,兩位主持人也入選該年的德國30位最佳記者。
節目網站: riceandshine.podigee.io

4.Wie war das im Osten?東德長怎樣?

歷史 • 文化 • 訪談

說到德國歷史,不能不聊的當然是東德時代。《Wie war das im Osten (當年的東德是怎麼樣的呢?)》 是ZEIT ONLINE製作的關於DDR的Podcast節目。 到底東德時期的日常是怎麼樣的? 人們如何旅行、如何愛、如何工作?兩位主持人Valerie Schönian和Michael Schlieben雖然一個來自東德,一個來自西德,卻都未曾經歷過柏林圍牆還橫在兩德的時代。他們透過訪談,和聽眾一起認識30年前的德國,是主題明確且非常有趣的節目。
節目網站: zeit.de/serie/wie-war-das-im-osten

5. Corona-Virus Update 新冠最新

科普 • 時事 

2020年的新冠病毒,改變了全球人的日常生活,也讓Podcast的整體收聽量逆(疫)情翻漲。北德廣播公司與夏里特(Charité)病毒研究所所長Drosten教授的合作節目《Corona-Virus Update》,在每日固定更新的節目中,除了解惑各種防疫的疑難雜症,也為聽眾科普病毒相關知識,因此一躍成為德國知識類節目榜首,同時也被有德國電視奧斯卡之稱的格里姆獎(Grimme-Preis)提名。

節目網站: ndr.de/nachrichten/info/podcast4684

6. Podcast vom Posten 外交來信

政治 • 知識 

Podcast作為一種更切合網路世代的數位媒體,不僅在生活上娛樂及陪伴人們的日常,也正一步一步地,成為成熟的公民社會中不可或缺、上至政府下至Nobody,人人都可以透過它發聲的溝通媒介。例如德國外交部也開設了一檔名為《Podcast vom Posten》的節目暢談國際局勢與德國對外政策。這也是德國政府公共溝通的一部分,透過外交人員的視角,以輕鬆的方式帶聽眾認識外交工作,例如最新一期,他們到柏林電玩博物館,聊外交工作與打遊戲的相似之處。當然這個節目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外交工具。

節目網站: auswaertiges-amt.de/de/aamt/aussenpolitiklive/podcast-vom-posten

7. Der Tag 今日新聞

時事 • 新聞 

《Der Tag》是德國公共廣播電台製作的節目,電台記者團隊每天都會挑一則新聞,用30分鐘的時間,更深入與全面地探討事件背後的脈絡與影響,並訪問專家對該事件的看法。在新聞資訊爆炸的訊息流中,「 精選 」是最難能可貴的事情,因此週一到週五日更、每次只聊一個主題的《Der Tag》,是我每天一起床就會收聽的節目。

節目網站: deutschlandfunk.de/deutschlandfunk-der-tag

8. Berliners 有個柏林人

時事 • 訪談 • 文化

「 有個柏林人 」是我今年初開的節目,經營部落格多年、從事文字工作也有了出版品,我卻對這個居住十年的城市患上了偶發性無感症候群,直到開始錄製Podcast,才發現原來我還「有話可說」柏林也還「有跡可循」,最棒的是能以更多元的媒介,將德語文化區的異見與我想念的小島的人們分享。節目用《德國新聞雙週抱》、《台灣人各行各業》、《柏林時間》三主題,為聽眾輕鬆update德國時事,不過因為書寫和口語表達的脈絡不同,過往的文字經驗無法完全複製到以聲音為媒介的內容傳播上,所以製作起來並不輕鬆。好在選材及說好故事的必要條件是一樣的,維持對周遭人事物的敏感度與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永遠是做好內容的不二法門。我也還在摸索和學習的路上。

節目網站: berlinertimes.com/berliners-podcast

數日前的夜晚,我抱著手機聽著《Gemischtes Hack》睡著了,驚醒之時恍如Déjà vu地回到某個聽著老廣播的時空,我曾經眷慕的美好事物有的過去、有的變化了,不過舊事物消逝的同時,新事物卻也在誕生。每個世代都有能力創造美好的事物,而新式廣播Podcast,我想絕對是在當希望閉起眼睛的黑暗疫情年中,最令人期待的一種。 關於德國Podcast產業的發展與文字介紹,可以看2020年11月號的大誌雜誌 ; 也可以收聽有個柏林人《 EP16 德國收聽量第一名的節目竟然是?!聊聊廣播與德國Podcast產業概況~》↓↓↓。 Viel Spaß!!

🎧 Itunes  🎧 Youtube 🎧 Android

Dido Lin

If the path be beautiful let us not ask where it leads

Leave a comment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