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gel機場與那個時代的柏林人,一同漂浪、一同迎接世界的變化,為彼此服務、也為彼此抗爭過,而無論誰先離開,他們的故事,都將永久活在歷史的記憶中。
有個柏林人 Berliners 是中文 Podcasst 節目,以《德國新聞雙週報》、《台灣人各行各業》、《柏林時間》三主題單元,讓你輕鬆update德國時事,也陪你渡過一個人的自在時光。
Tegel機場與那個時代的柏林人,一同漂浪、一同迎接世界的變化,為彼此服務、也為彼此抗爭過,而無論誰先離開,他們的故事,都將永久活在歷史的記憶中。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終於在俄羅斯的斡旋下簽訂停火協議,超過上萬軍民死傷與流離失所的戰爭雖暫告一段落,卻止不住亞美尼亞人的怒火,總理帕希尼揚於11月10日宣布撤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主權爭議區」(以下簡稱「納卡」)作為停火條件後,上千名示威者衝進國會抗議,攻擊議長並要求總理下台,以表達他們對放棄納卡領土的不滿。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段,能帶他回到某個久違時光的私藏的聲音,可能是一段熟悉旋律,或是煎培根油花鼓譟,而對我來說,那聲音則是連續不間斷地、撫慰寂寥的午夜呢喃。
Moni也認為,面對中國,德國人不應該因為自身對極權歷史的傷痛與恐懼而閉眼不談,反而應該更積極主動地去理解以使用中文為主體的文化與社會,因為 「 理解 」能對抗恐懼,也讓人不輕易屈服於未知(的政體)。
八月一號,柏林街頭共有超過八十處的集會遊行,帶著各自不同訴求的示威者們摘下口罩,在大街上怒吼出他們的不滿。
過去我總覺得電影是以餘味定輸贏、判好壞,認為動不動就打架殺人噴血裸露,依靠刺激性的戲劇才不是戲劇,以類型片為主的台灣黑電影們,就是我絕對不會走近電影院觀看的題材,一直到做這集節目和婕穎、昇達聊過後,才對「看待」電影這件事有了更不一樣的理解。
什麼是她音樂的特別之處呢?這裡文字節錄她說的一段話 : 「 科學家會用數學方程式來解釋自然界的規律,而其實可以拿來描述很多自然界規律的東西,也可以把它拿來描述音樂、音色或聲音。有一陣子我對這些真的很有興趣!閒暇時常常自己做實驗,看要怎麼用敘述花椰菜的方式來製造聲音,並運用在合成器的科技上面。」
到底一個平凡的台灣女生,是怎麼遠渡重洋,進入她從小就夢想的音樂軟體公司上班?又是經過怎麼樣的思考,讓她能夠毅然決然辭去穩定的工作,當一名自由業者與聲音藝術家?而作為一位獨立創作與生活的人,柏林曾經又給了她什麼養份或是機遇呢?
這幅塗鴉出自1979年10月7日真實拍攝的一張政治新聞照片。1979年是東德(DDR,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建國三十週年,為盛大慶祝,蘇聯領導人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訪問東德,在與時任的東德領袖何內克(Erich Honecker)會面之際,布緊擁親吻對方,而霍內克也閉起眼熱情回應,記者拍下政治領袖接吻的畫面,稱其為「 社會主義兄弟之吻 」。
健康保險制度是國家公衛系統重要的一環,本集節目聚焦讓人人不害怕就醫的德國公保制度,和有點赤裸的Dido&零零看病體驗。受疫情影響本集仍是遠端錄音,有些字會被網速吃掉,辛苦負責剪輯的零零了😌。
▒ 節目摘要
新冠肺炎低死亡率~德國怎麼做到的?(7:55)
超過九成居民使用的德國公立保制度(16:08)
Dido&零零赤裸裸柏林看病故事分享(27:05)
▒ Dido的節目後記
「 為何史學家們對傳染病疫情如此感興趣呢,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疫情經常造成人類歷史上的重大悲劇,更重要的是重大疫情帶來的社會壓力可以為我們分析某一個社會提供珍貴的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