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戰爭―終將消逝的納卡共和國 Dido Lin 4 年前 經過六星期的軍事衝突,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終於在俄羅斯的斡旋下簽訂停火協議,超過上萬軍民死傷與流離失所的戰爭雖暫告一段落,卻止不住亞美尼亞人的怒火,總理帕希尼揚於11月10日宣布撤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主權爭議區」(以下簡稱「納卡」)作為停火條件後,上千名示威者衝進國會抗議,攻擊議長並要求總理下台,以表達他們對放棄納卡領土的不滿。 文章目錄 不被承認的國家—納卡共和國 在地緣政治中倚仗天然能源—亞塞拜然 悲傷的古老民族—亞美尼亞 不被承認的國家 ― 納卡共和國 納卡地標「我們是我們的山」雕塑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長達百年的爭端來自納卡地區,三地自18世紀以來都在沙俄帝國的統轄範圍。1917年帝俄解體後,相繼獨立的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共和國,皆宣稱擁有納卡地區的主權,直到冷戰時代,雙亞兩國淪為蘇聯附庸,史達林將納卡地區強行劃分予亞塞拜然,國際才普遍承認納卡地區的主權歸屬。 蘇聯解體後,納卡爭議重新浮上檯面,由於當地居民超過90%以上都是亞美尼亞裔、說亞美尼亞語、也使用亞美尼亞貨幣,自然想重回祖國懷抱 ; 另一方面,亞美尼亞是世界最古老的基督教民族,他們篤信納卡中的兩個河谷是諾亞子孫最早的定居地,將其視為聖地,因此不輕言放棄納卡地區的所有權,而信仰伊斯蘭教且為獨裁政權的亞塞拜然,不管在宗教、語言、制度、歷史記憶,都與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族人有著天壤之別,縱使同屬一個國家也難以融合。於是半世紀以來衝突不斷,九〇年代蘇聯解體後,納卡地區通過自決公投獨立,亞美尼亞軍隊在俄國暗中支持下進駐拉欽走廊(Lachin,亞美尼亞與納卡地區中間的亞塞拜然領土),納卡自此成為受亞美尼亞保護、並擁有自己總統與議會的實質主權獨立國家「阿爾察赫共和國」,不過至今仍不被國際社會所承認。 今日納卡當地人用「 One Nation,Two Countries 」來形容與亞美尼亞的特殊關係及仍欲回歸祖國的盼望。 在地緣政治中倚仗天然能源 ― 亞塞拜然 在納卡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中,區域強權俄羅斯與土耳其扮演著主宰雙亞與納卡命運的角色。自帝國擴張時期,俄羅斯兼併隸屬不同民族與信仰的高加索區域,又於蘇聯時代無視當地人意願,強行劃分各國領土範圍,並掠奪亞塞拜然境內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激起亞國的反蘇浪潮,也成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民族主義興起的動力。 位於歐亞交界的土耳其也覬覦產自塞拜然的石油與天然氣,和其帶來的地緣政治與經濟利多。它以「同為突厥人後裔」為名和亞塞拜然稱兄道弟,擴大自身於高加索地區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俄羅斯則持續利用地理位置處於土耳其與亞塞拜然之間的亞美尼亞,掣肘土耳其在高加索的勢力擴張。 和中亞大陸相連的歐盟,雖普遍同情亞美尼亞與納卡的處境,但在政治現實上,由於德法等大國必需減少對俄國能源的依賴(近日美國國會提出法案,制裁德俄合作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線),所以更加倚重一條繞過俄羅斯,從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出發,經過喬治亞到土耳其再輸往歐洲的BTC油管。歐盟一邊面對國內能源轉型、需從中亞與俄羅斯進口更多油氣資源的壓力,一邊又必須平衡自身與美俄之間的關係,早已分身乏術,無暇站在人道立場介入納卡問題。 **對油管如何影響高加索地區及歐美國家如何透過大型石油公司影響當地政治,可以看《黑絲路:從裏海到倫敦的石油溯源之旅》一書。 悲傷的古老民族 ― 亞美尼亞 返回議長被暴打的抗議現場,讓血濃於水的同胞重返祖國是所有亞美尼亞人的共識,但對「如何解決納卡領土問題」卻有著強烈分歧。國內嚴重對立,民意的兩端是想和平解決納卡主權爭端的鴿派,和重視民族主義、不惜一切也要奪回納卡的鷹派(亞塞拜然亦然),追求雙邊和平的組織與溫和派,會受到民族狂熱者的抨擊,並被描繪成叛國賊、敵國同路人。支撐著亞美尼亞這樣的狂熱的背後,是一段血腥沈重的歷史 —— 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二十世紀初,幅員遼闊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走向衰敗,激進的「青年土耳其黨人」發動政變推翻蘇丹,企圖復興「伊斯蘭土耳其」國家榮光,並將衰頹的帝國怪罪於境內信仰基督教又弱小的亞美尼亞族,終致種族屠殺。經統計,種族清洗行動造成150萬亞美尼亞人喪命,相當於現今亞國境內一半的人口。悲憤的歷史及對土耳其的仇恨,強烈凝聚了所有亞美尼亞人的民族認同感,也是今日走上街頭的抗爭者,反對總理帕希尼揚簽署相當於放棄納卡領土與當地亞美尼亞人的停火協議的核心原因。在遙遠的高加索有個古老傳說 : 上帝創造萬物時,賜給每個民族一個禮物,給著給著,竟然忘了亞美尼亞人。等到想起時才發現,所有禮物都送光了,剩下的只有腳邊的石頭。所以亞美尼亞人經常促狹地說「你看我們多麽富有呀!石頭多得不得了~」他們拿當地盛產的石頭蓋教堂、創作美麗雕像,而那散落一地的戰爭墳墓,也是用石頭刻鑿而成的。民族主義到底是什麼呢?是凝聚一國向心力的火種,還是大國角力下一點就燃的武器?新聞畫面播放著雙眼茫然,看著被兩軍轟炸家園的納卡居民,不知道他們還認不認為眼前的斷垣殘壁,曾是上帝賜予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