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柏林人誌

《六種旅人五件事系列三》如果你聽電子樂

買一些電子黑膠

前陣子碰到一個台灣作黑膠唱片機的廠商,他們說黑膠唱片每五六年就會流行一次,於是黑膠唱片機成為了他們歷久不衰的產品。在卡帶、CD都已式微的年代,黑膠唱片能繼續被聽音樂的人喜愛,是很特別的一件事,而更神奇的,是顛覆我對黑膠音樂想像的各種流行樂新壓黑膠唱盤、以黑膠作為播放載體的電子音樂唱片。旋轉的圓盤傳來小嗓被壓得扁平的「夜上海」,還有白光在香港經典鬼片「等著你回來」驚悚配樂,是從前我對黑膠的唯一認識。如果你聽電子樂,別像我一樣沒常識,來柏林時記得去黑膠唱片行Bass Cadet Records走走看看,或是到在鐵克諾樂(Techno)歷史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Hard Wax朝聖,Hard Wax隱身在一座安靜的庭院舊樓中,裡頭有試聽區可以安靜坐在裡頭聽音樂。另外喜歡爵士樂的人可以拜訪Jazz Dreams,那兒有海量的爵士黑膠, Melting Point與Oye Records販賣的則是偏重House及Disco風格的電子黑膠唱片。

排一下clubbing隊伍

要Clubbing就去柏林,或者反過來說,來柏林不可少的行程就是Clubbing,這是歐洲旅客對柏林的首要印象。自圍牆倒塌後二十五年後,Clubber Culture已經成為了結合生活方式、音樂、信仰的一種柏林文化,它的塑型與兩德統一、鐵克諾音樂的發展息息相關。兩德統一之際,大批東德人往西遷移,留下成群的空屋,年輕人對自由感到期待,卻也對未來感到迷惘,於是他們在廢棄工廠裡喝酒跳舞做愛聽音樂,這些被遺棄的人與土地,成為了鐵克諾音樂發展的養份,成為冷戰後柏林重要也最受歡迎的文化資產。以難排隊入場著名的Berghain是電子樂迷的朝聖地,想認真聽實驗性Techno的專業樂迷可以留在入場後的第一個舞池,一般人或想認識朋友的請到更上層的Panorama Bar; Tresor 在柏林有特殊地位,它不僅佔地最大,同時也是歷史上支撐起柏林Club產業與電子音樂的首要功臣; Sisyphos 比之所有Club要新,不受觀光客侵擾,當地人說那裡請得都是最有潛力的DJ; Salon zur Wilden Renate是非常柏林風格的居家夜店; Stattbad wedding 比舊工廠更酷,是廢棄市立游泳池改建的音樂及藝術表演場地; 最後綜合所有Club優點,繼隱密又有露天場地的About Blank,時常結合社會議題舉辦Party,是非常有態度、音樂質量高的Club(像Berghain 一樣分兩舞池,一邊認真Techno,一邊easy to dance),只是About Blank的守門人也同樣很有“態度“,排隊前建議參考一下Berghain的入場攻略。

去一場Theno音樂節

電子音樂重鎮德國也出了不少世界知名的DJ像是AndHim、 Paul & Fritz Kalkbrenner 、 Paul van Dyk、PanPot and Anja Schneider,他們除了在國外巡迴表演,當然也不會忘記每年回家鄉的音樂節回饋鄉里。無論對於專門來歐洲參加音樂節的電子樂迷,還是派對動物型遊客,將音樂節與柏林觀光結合進行程都會是個絕妙的點子。許多很棒的音樂節都在柏林或是距離柏林兩小時火車車程能抵達的荒郊野外(有參加過音樂節的朋友都知道,越盛大的音樂節越遠離城市),Fusion Festival 與 Melt 是兩個最著名的柏林電子音樂節,自1997年創辦以來,每年都有超過六萬人次參與,Fusion最受推崇,因為它有最少的規則,因此特別被派對動物們喜愛; 而舞台設於廢棄煤礦的Melt,總有辦法列出最大牌的DJ與聲音藝術家節目清單。 Feel Festival、Sputnik Springbreak和前兩個音樂節比起來相對年輕,近年受歡迎的程度卻不亞於Fusion及Melt。Feel的地點在湖區,帳篷區域直接駐紮在水邊,被評為近年德國整體氛圍最好的音樂節; Sputnik Springbreak則有最親民的價格,不花錢請大牌且偏號新銳DJ,是業界人士與專業表演者最關注的音樂節。最後推薦Greenwood Festival給擔心交通問題的朋友,它位於Kiekebusch湖旁,距離柏林市區只有三十公里,如果不想扎營,聽完一天的表演還能回旅館洗場熱呼呼的熱水澡。

闖一下新創基地

柏林是歐洲新創公司大本營,除了電商,與政府推行的產業政策工業4.0相關的機器人技術、民間的創客文化,都為曾經貧窮的柏林,帶來源源不絕的活力與商機。自造者(Maker)是一群酷愛科技、熱衷實踐的人群,他們以分享技術、交流思想為樂,以自造者為主體的社區則成了自造者文化的載體。 而自造者空間就是結合不同自造者的外部能量,激發每個人的創造力的場域。柏林最著名的自造者空間FabLab由柏林藝術大學教授成立,本來只是提供學校學生使用最新創作輔助工具如3D列印機、雷射切割機的工作室,後來漸漸開放給校外人士使用,並舉辦不同主題的Workshop與導覽活動,讓一般民眾也能接觸到最新的科技實驗。另外Coworking Space在柏林也很蓬勃,Betahaus、Ahoy! Berlin等共同工作空間,常常是藝術與新科技技術結合的創意孵蛋器,通常他們一星期會開放一天給非會員參觀,對科技及地球上將來臨的新發明有興趣的朋友,到柏林一定要找個時間到這些新創基地看看。

走一個特別的tour

柏林有各式各樣的Tour可以幫助旅人更了解這座城市。除了傳統的觀光巴士、不同主題的私人導覽、塗鴉導覽、地底世界導覽,在這座買杯咖啡前面排的是新創公司員工,後面是藝術家的城市,結合科技與藝術的導覽自是少不了的。Remote Mitte以語音互動導覽的形式,讓參與者與人工智慧對話,並將遊覽的民眾融合進行為藝術的一部份,透過人工智慧的話語,讓平時與所處環境疏離的人們,能重新審視城市與自我的關係,是非常新穎且有趣的城市導覽。另外柏林的許多公共景點及美術館,例如自然科學博物館皆與Google Arts & Culture合作,運用虛擬現實技術,讓現場及線上的觀眾,有回到自然或親臨博物館的體驗。未來如果能將VR技術擴展到其他柏林很棒的實驗劇場HAU HEBBEL AM UFER 、Gorki Theater,當代劇院Schaubühne,讓遠在他方的舞台劇迷們能夠實境觀賞,我想那又將是一場劃時代的科技改變人類娛樂方式的革命。

Exit mobile version